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3月15日訊 寶馬集團即將在中國上市的BMW i8 Roadster跟剛剛在日內瓦車展大放異彩的BMW Individual M850i xDrive Coupe Night Sky夜空定制版有什么關系?都很貴?不,他們都使用了3D打印零件!

BMW i8 Roadster

BMW Individual M850i xDrive Coupe Night Sky
BMW Individual M850i xDrive Coupe Night Sky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部分外飾,例如外部后視鏡蓋、前部的進氣口分離器、格柵和前翼通風口周圍,都由3D打印技術復刻魏德曼花紋。汽車制動卡鉗也為3D打印,不僅可以實現(xiàn)更為精細復雜的圖案,同時與標準組件相比重量也減輕了30%,從而極大地提升了駕駛動感和乘坐舒適度。

BMW Individual M850i xDrive Coupe Night Sky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的外部后視鏡蓋
BMW i8 Roadster也使用了兩種3D打印零部件,一個是鋁合金材質的3D打印金屬敞篷軟頂支架,它相比傳統(tǒng)注塑件重量更輕、剛性更佳;另一個是車窗導軌。在3D打印制造專家們的努力下,該導軌僅用五天就完成了研發(fā),并很快在萊比錫工廠投入批量生產。該部件安裝于BMW i8 Roadster車門內,可令車窗順暢地開關。在2018年年底的時候,寶馬集團第100萬個量產化的3D打印零部件——一個車窗導軌成功裝配在BMW i8 Roadster車內。

根據(jù)寶馬在有關生產領域的公開資料顯示,在過去十年間,寶馬已經通過這一創(chuàng)新方式生產了100萬個零部件。僅2018年一年間,寶馬集團3D打印生產中心的產量超過20萬件,同比提升42%。
寶馬集團3D打印生產中心負責人Jens Ertel博士表示:“目前,汽車量產中對3D打印部件的使用量日益增加。我們正在與該領域的先進制造商展開長期合作,密切關注這些制造工藝的發(fā)展和應用。與此同時,我們也在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考察,隨時跟進和評估最新的生產系統(tǒng)。”
3D打印制造,是寶馬集團生產系統(tǒng)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,在大批量生產方面擁有巨大潛力。作為汽車行業(yè)內應用3D打印制造技術的先鋒,寶馬公司從1991年起就一直將3D打印零部件納入概念車研發(fā)體系之中。
早在2010年,寶馬就首次開始采用塑料和金屬為基礎的工藝技術,最初主要用于生產較小批量的零部件,例如DTM車輛的水泵皮帶輪。隨后在2012年,這項技術進一步應用于制造產勞斯萊斯幻影的各種激光燒結零部件。從2017年開始,勞斯萊斯曜影的光纖導軌固定裝置也由3D打印制成,目前勞斯萊斯品牌的產品中共應用了10種3D打印的零部件。
對于寶馬集團而言,3D打印制造技術是未來的關鍵生產工藝。
除了在輕量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(yōu)勢以外,在汽車個性化趨勢影響下,客戶愈加重視車輛和部件的個性化。通過MINI YOURS定制化產品計劃,用戶可自行設計諸如指示器嵌體和儀表盤的裝飾條等組件,還可通過在線商店www.yours-customised.mini進行設計,然后將零部件按照規(guī)格進行3D打印。
憑借獨特的先進性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,MINI YOURS定制被授予一項特殊的榮譽:由德國設計委員會“Rat für Formgebung”基金會頒發(fā)的德國創(chuàng)新金獎。

3D打印技術應用于MINI個性化定制部件
(責任編輯:張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