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車社會、自主品牌、“紅旗”復興、一汽未來……無疑是每個汽車記者都關心的熱點話題。今年3月,借采訪全國“兩會”之際,中國經濟網記者設定了采訪全國人大代表、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的計劃,想聽一聽他的高見。畢竟,作為汽車行業(yè)最大央企的掌門人,徐建一代表的見解,甚至背負著數萬一汽員工的意愿,非常值得期待。
盡管之前了解到徐代表“極少接受媒體采訪”,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大大出乎記者的意料。現在,“兩會”已經結束,當時的場景在記者的腦海中揮之不去,更多的問號又浮現眼前……

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
采訪的“辛路”
3月初,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之前,徐建一代表所在的吉林代表團一抵達北京,中國經濟網記者就趕到所在的駐地“蹲點”,希望能在酒店大堂或者電梯間與徐代表“邂逅”。因為依記者多年的“兩會”采訪經驗,蹲點采訪往往比提前約訪的成功率更高。但是,這一經驗此刻徹底失靈了,記者始終不見徐代表的蹤影。之后,聯(lián)系到吉林代表團工作人員,他答應幫記者約請徐做專訪,但一直沒有回音。
每當希望即將破滅的時候,新機遇又會到來!皟蓵逼陂g,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有召集汽車界代表、委員召開“汽車‘兩會’代表座談會”的慣例,為汽車工業(yè)發(fā)展獻計獻策。于是,記者再次“追蹤”,來到位于北京市復興路的中國科技會堂,想著這次一定能采訪到徐建一代表,或者聽他說些什么。畢竟是回到“娘家”了,作為數萬一汽員工的代表,徐建一代表一定會說點什么!
在“2014汽車‘兩會’代表座談會”上,除“平時難以聚首”的多位車企大佬之外,全國政協(xié)副主席、科技部部長萬鋼,工信部部長苗圩、副部長蘇波等領導也悉數到場。中國汽車工業(yè)協(xié)會秘書長董揚首先發(fā)言,隨后,同樣是大型汽車央企老總出身的苗圩,鼓勵每位汽車老總“都要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”。沒成想,作為一汽集團董事長,徐建一代表卻主動略過,而由東風集團董事長徐平率先發(fā)言。隨后,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、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、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!魇慵阂。整個會議由始至終,徐建一代表始終一言不發(fā)。
趁會議休息的間隙,中國經濟網記者來到徐建一代表面前,試圖問一個簡單的問題。但還沒等記者開口,徐就借與其他嘉賓握手攀談的機會,刻意躲開了記者。當有其他記者上前問:“紅旗品牌前景如何”,徐建一代表有些不耐煩:“為什么總是質疑還沒開始銷售的紅旗?”。中國經濟網記者接著提問,徐建一代表不再作任何回答。
無解的難題?
之后,雖然幾經努力,記者也沒能在“兩會”期間采訪到徐建一代表。為此,記者不禁要問,在全國“兩會”上,代表、委員提出議案、提案,積極發(fā)言、廣泛討論、接受采訪,為各自所在的行業(yè)出謀劃策是應盡的職責和義務,為什么作為最大汽車央企掌門人的徐代表始終是“金口”難開呢?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徐代表的躲躲閃閃是為什么呢?
是因為一汽集團平淡無奇的業(yè)績嗎?
2013年,一汽集團整體銷量290.84萬輛,不但被上汽和東風超越,也被北汽、長安亦步亦趨地追趕著,差距越來越小,行業(yè)第三的地位已經難保。同年,一汽集團銷量同比2012年微增9.92%,增幅在包括長安、北汽、廣汽、華晨、長城、吉利、江淮在內的前十車企中居于末流。
至少在總體產銷量上,一汽已經滑落至“三汽”。在這個意義上說,徐代表是不是辜負了自己的父輩為其所起的名字—:建一——“建設第一汽車”的夢想呢?
是因為一汽自主品牌乘用車乏力嗎?
相較于上汽、東風或者是長安,同屬于大汽車集團的一汽集團自主研發(fā)總讓人覺得“跟不上流”,有時甚至不如長城、吉利等民營車企。
多數汽車企業(yè)產品都在跟隨著時代潮流不斷提升,一汽自主轎車卻始終依靠幾乎“一成不變”的夏利苦苦支撐。由于一汽夏利產品和營銷策略沒有及時跟上市場步伐,2013年一汽夏利品牌銷量同比下降達30%左右。2012年,一汽夏利凈利潤為3419萬元,同比下滑68.74%。
2012年4月,一汽歐朗在一片歡呼聲中上市,一汽不惜重金邀請多位當紅藝人代言。然而,就在上市不足一年時,歐朗“退市”之說甚囂塵上。由于品牌認知度低、定位不清晰,歐朗并沒有引起市場太多關注,銷售數字直線下滑,一汽為歐朗投入的十億元研發(fā)費用也不知是不是因此打了水漂。
是因為“紅旗”品牌前景渺茫嗎?
去年,一汽又注資17.85億元再造“紅旗”品牌。就在五年前,一汽紅旗銷售公司曾一度虧損達4995萬元,處于半停產狀態(tài)。未來,“紅旗”品牌能否力挽狂瀾,幫助一汽走出自主乏力的陰影還不得而知,但是過度依賴政府采購、市場認可度不夠、渠道建設不完善以及34.98萬元的過高定價,令業(yè)界紛紛對“紅旗”的前景表示擔憂。
綜上,無論自主研發(fā)、產品創(chuàng)新亦或是品牌營銷,一汽集團并沒有表現出“共和國汽車工業(yè)長子”應有的活力和實力。這是不是徐建一代表在“兩會”期間“躲記者”的原因呢?
記者也注意到,徐建一代表在今年“兩會”小組討論中,強調“加大研發(fā)投入,提高一汽產品核心競爭能力,突破關鍵技術,提高核心總成競爭優(yōu)勢;推進“藍途”戰(zhàn)略,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(yè)化發(fā)展……”這已是徐代表連續(xù)三年在“兩會”上提自主研發(fā)。
真心希望一汽的自主品牌,特別是自主乘用車能夠真正搞上去,而媒體也能與徐建一代表一道分享其成功。ㄖ袊洕W汽車 朱津津)
點擊查看相關新聞報道:一劍封喉,夏利或將鹿死“限購”?
豐田皇冠由盛而衰的“C級車市思考”
改換品牌能拯救天津一汽嗎?